当前位置:中国财经报道首页 > 油墨 > 新闻正文

广东省天龙油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毅

来源于互联网 2016年04月25日 阅读(

冯毅,衡阳县台源镇人,现为中国油墨协副理事长、高要市政协常委、肇庆市政协委员、广东省人大代表。从一个油墨厂的小技术人员,辗转广东肇庆闯天下,到合伙开油墨化工生产厂,再到成立广东省天龙油墨责任有限公司,并将企业做到成功上市。短短二十余年间,冯毅与他的团队同舟共济,奋力拼搏,用引人注目的业绩创造辉煌,成为国内油墨行业中无可争议的“执牛耳”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神话。

拼出来的神话

身为广东省天龙油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谁曾想到,21年前,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仔。

冯董1965年出生在台源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并不宽裕的家境使他自幼就立志发奋图强,改变命运。1993年,中国大地掀起一股经济热潮。不安分的冯毅怀揣2000块钱,携妻带儿来到肇庆创业,刚来时他踌躇满志,但到肇庆后,就遇到了资金少和人地生疏这两大难题,使他苦闷了好一段日子。不久,经一位老乡牵线,使他与肇庆市汽车运输集团有了一次接洽的机会,并很快就与对方达成了合作生产油墨的协议。根据协议,肇庆市汽车运输集团出资金,冯毅出技。于是,在肇庆梅庵附近一间废弃的小仓库里,冯毅带领7位合伙人起早摸黑,埋头苦干,办起了作坊式的简陋油墨厂,由此开始了他人生的油墨生产之路。

万事开头难。虽很快产品出来了,冯毅却来不及高兴,当时的油墨生产全凭手工操作来调试配制,那活儿又脏又累,冯毅却未退缩,始终坚持在困境中尝试,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注册为天龙牌的油墨产品终于面世了,但他来不及高兴,因为他深知,产品并不代表成功,只有销售出去才算成功。工厂本来就人手少,懂销售的更只有他一人。为了创业成功,冯毅又当起了销售员。当时,工厂还没有汽车,冯毅就骑着摩托车到三水、佛山等地四处推销产品。

有一次,冯毅骑着摩托车去中山市推销油墨产品,途中遭遇瓢泼大雨,淋得浑身湿透,狼狈不堪,到了一家印刷企业,却被门卫挡驾。经他百般解释和求情,门卫方才拨通相关负责人的电话,但那位负责人在电话里以从未听过天龙牌油墨为由,不让门卫放行。情急之下,冯毅只有假装掉头离开,趁门卫戒备稍懈,猛地加大油门闯了进去,在门卫的紧追不舍之下,他开着摩托车辗转打听,找到那位负责人,恳求试用他的油墨产品。那位负责人被他的执着和诚恳所打动,答应请求,并订购了一大批油墨产品,这让当时的冯毅激动不已,这是他人生中最重大的一次收获。而今,那家印刷企业已成为天龙油墨在珠三角地区的最大客户。

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冯毅就是凭着这样一股永不言弃的精神,把他的企业从无做有,从小做大。

1996年,冯毅把企业整体搬迁到肇庆市小湘镇,开始了他油墨王国的第二次创业。正是这次移师高要,让他的事业实现了腾飞。

为使油墨产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冯毅从不敢懈怠,一有时间,他就潜入市场考察,当他发现新型油墨与传统油墨比起来,更绿色环保时,目光敏锐的他看准了这一商机,立马生产水性油墨,从而使天龙油墨成为国内最早生产新一代水性油墨的企业之一。很快,天龙油墨占领了相当份额的全国油墨市场。当产品供不应求时,冯毅又开始谋划企业的扩张。他以高要天龙为总部,将天龙油墨的分部开到北京、上海、青岛、杭州、武汉、沈阳,建立起七大生产基地,真正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中国“水性油墨生产王国”。

2001年,已有一定实力的的冯毅,开始实施企业改制,他跟合作方商议,肇庆市汽车运输集团退股,企业由冯毅独家运作。不久,冯毅并将企业改名为广东天龙油墨化工有限公司,成为独资民营企业。改制后的天龙油墨发展神速,产品畅销全国,占领了全国水性油墨高端产品的大半市场。

尽管公司取得不错成绩,但冯毅并未止步前行,在他的眼里,做大做强企业一直是他追寻的目标。正因有这样一股矢志不渝的信念,为他日后企业的再次腾飞奠定了深厚基础。

2008年,天龙油墨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增长15.27%;利润增长29.9%;创税近3000万元,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3月26日,广东天龙油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名称“天龙集团”,股票代码300063,从此天龙集团由产品经营驶入了产品经营和资本运营相结合的快车道。

……

成长,是用汗水融墨书写跋涉脚印的文字;

成熟,是用阅历打底演绎历史舞台的精彩;

广东省天龙油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一家简单的油墨生产手工作坊发展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油墨生产上市公司。每一次成功转折,都是对冯毅人生的一次巨大考验和历练;而他每一次都能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奋勇前行;他凭着坚忍的毅力、踏实的精神、果敢的胆识,创造了一个油墨事业神话。

芳草对春天的回报

熟悉他的人对他都有这样的印象:办事干练、待人真诚、和蔼可亲、乐善好施。作为一名成功的实业家他没有一点老板的架子,初识他的人,你很难把他与一位事业有成的老总联系起来。他衣着朴素、举止平凡,唯有睿智的眼神能让人体会到他有着超出常人的禀赋,正是这种禀赋引领他为自己编织了华丽的七彩人生,实现了农家子弟到公司老总角色转换。

露从今夜起,月是故乡明。事业有成的他,始终没有忘记善良乡亲对他的无私资助。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积极参与家乡的公益事业建设。

2010年,冯毅回乡探亲,正逢阴雨天,当他看见很多乡亲冒雨走在泥泞不堪的英莲路上时,他很不是滋味。作为家乡的一份子,他现在有点能力,却看着乡亲们在路上经受折腾,冯毅再也按耐不住,他与父亲沟通商量,表示愿意出资修通英莲路,其父非常高兴并大力赞同。

为积极落实此事,他跟村上进行了主动联系,希望尽快修通此路。为了更大力度支持修路,冯毅父亲冯时南把儿子平时给的钱也拿出来一起捐助修路,父子俩先后投入400余万元用于修路,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英莲路很快修通了,极大方便了村上200多名父老乡亲出入。

“多亏了我们村的大老板冯毅,以前我把家里种的白菜运到镇上去卖,总是担心路不好走,怕翻车,经常只能慢慢走,有时要走个把钟头,现在可好了,英莲路修通后,不到半个钟头,我就可以把家里种的蔬菜拉到镇上卖了”村上刘大爷高兴告诉笔者道,“我们村出了冯毅这样的大好人,是我们大家的福气。”

走过艰难人生,历经商海风雨。“我的根在这里,这里的水土哺育了我,我永久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能为家乡做点事是我最大的愿望。”冯毅说。他的事业越成功越强烈地感受到社会责任的重大,他认为,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他把关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义务;冯毅的事业越发展他就越觉得他前行的力量来自永远不变的乡情与亲情,在他心中家乡的乡亲父老是他永远的牵挂:回到家乡,他总会弄上几桌酒菜与乡亲父老聊聊,在公司,节假日总会相约家乡的新老兄弟聚聚。这些年,每逢家乡建设发展,冯毅即时身在外地,也是义不容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去年春节,冯毅过年回家探望父母,晚饭过后,他在村上散了会步,不一会天就黑的不见五指,当他原路返回家时,由于天黑,他差点摔了一跤。当他摸黑走在马路上时,冯毅就在想:还好是这样的阴天,要是碰上雨天,在漆黑的村道上行走更艰难。既然这黑路不好走,为何不把村路亮化呢?回到家后,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亲,并说出了自己出资安装路灯的想法,父母亲都非常赞同,尤其是他的父亲冯时南,总教诲他说:“儿啊,不管你走到何处,只要有能力了,都要尽力为家乡多做点贡献。”事实上,冯毅也时刻谨记父亲教诲,并将之付出行动。为了让路灯尽快安装起来,方便家乡父老行走,冯毅第二天就主动跑到村支书家里,了解亮化马路所需的费用,并表示自己出资20多万安装 3公里路灯,并承担全部电费。很快,在他的积极促推下,村上的马路现全部实现了亮化。

“真是太感谢冯老板了,他的这个善举,让村上的马路亮化起来,我们赶夜路方便了好多”。村上一位在镇上务工的刘先生感慨道。

他的善举还不止于此,每逢过年回家,他都会去慰问村上邻近70岁以上的老人,不仅给他们送去关怀和温暖,还送上了不少慰问金,像这样的备受关怀的老人有十几户。“冯老板真是一个大善人,每年都来看望我们这些贫困残弱老人,这让我们每年都过得很温暖,也很开心”村上被关怀过的李大爷感激涕零告诉笔者道。

一条条水泥路修到家门口,一盏盏路灯照亮每一个角落……走到衡阳县台源镇东庄村,仿佛来到城市社区。“这多亏了冯毅,没有他的慷慨捐资,就没有我们村美丽的面貌。”村民们说起冯毅,个个伸出大拇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把爱奉献给教育

“成功不代表拥有多少,而是为社会贡献多少”这是冯毅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他以一颗赤诚之心和许多关心和支持家乡的人一样,为推动家乡教育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热情。1998年,在他事业刚刚起步时,在家乡全额捐资新建了天龙希望小学。后来为改善天龙小学办学条件,添置了课桌、办公桌,引进直饮水设备,并为全校学生购买校服。

每次回家,一有时间,冯毅还会抽空去自己的母校——台源中学走走。他总说,“今天能取得如此成绩,我的母校也功不可没,它不仅教授了我知识,还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所以,对于自己的母校,冯毅总是有种特别的情愫。

2011年5月,他回母校参加高二十班同学聚会时,看到孩子们旧宿舍十分简陋,新建的宿舍却没有使用;望着孩子们蹲在破旧不堪的食堂里吃饭,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当他跟校长交流后才发现,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学校经费不足,学校虽极力想改善学生生活条件,但总是因经费问题而搁浅,得知实情后的冯毅,当即向校长表示,愿意出资45万改造学校宿舍、食堂。回到家后,他向家人提及此事,家里人都非常赞同。尤其是他父亲冯时南,不仅高度赞同儿子的做法,自己还把70岁时儿孙给的8万元生日礼金全部投入到台源中学改造食堂。他总是说:“我留着这些钱也没什么用,捐给学校做建设,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读书环境,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为了家乡教育能办得更好,冯时南也是竭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2013年,当得知福溪小学因操场没钱水泥硬化时,他将儿子冯毅留给他的20万养老钱全部捐给了学校建操场。“多亏了冯爷爷,以前的操场是尘土飞扬,现在可好了,孩子们终于有了干净、舒适的运动场所。”福溪小学的一位小学家长如是评价。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冯毅的善举,引来乡里乡亲一片赞扬,家长们纷纷表示,“他不仅没忘根,还回来帮助娃娃们,我们很感谢他。”对于冯毅的帮助,台源中学校长罗业授更是感慨万千。他告诉笔者,由于学校资金有限,学生宿舍、食堂的修建后搁置,不能投入使用,有了他的帮助,学生们可以住进宽敞明亮的宿舍,还能舒舒服服地用餐了。”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牢记家乡情。冯毅用他的乐善好施,表达绿叶对根的情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冯毅用他的拼搏与智慧,乐善与好施,造福桑梓与社会,诠释了并正在诠释着中华五千年传统文明的全部内涵。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