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报道】国庆黄金周即将到来,不少市民都有出游或回家探亲的打算,但口袋里的银子可不能跟着放假。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精挑细选一些理财产品,做好短线投资理财,做到“人闲钱不闲”,不失为一种明智而简单的选择。
记者连日走访发现,深圳不少银行已经开始大打节日牌,推出针对国庆节的专属理财产品,且预期收益率较平时稍有上涨。就近去周边的银行“货比三家”,也许就能购买到心仪而划算的理财产品。业内人士同时提醒市民,购买节日专属理财产品也要留心起息日,以免资金在募集期和非工作日“站岗”,从而摊薄了收益。
●节前部分收益率稍有上涨
“看了一圈,专属理财产品收益率最高只有4%,还是需要再考虑一下。”昨天,在福田区益田路某商业银行内,一位正在咨询理财产品的叶女士告诉记者,她一直在买银行理财产品,往年银行都会推出一些专属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会比平时高一些,因此她也抓紧节前最后几天,摸清市场后再购买。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招商银行发售的一款金葵花增利系列理财产品,63天的期限,预期年化收益率可达4%;浦发银行在售的T+0至T+2的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约在3.3%—3.7%;华夏银行近期推出的增盈1562号系列,36天期5万元起投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也达3.75%;光大银行则推出一款101天、投资起点5万元的国庆节专属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88%。
“从今年来看,银行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利率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当前的要务是不断抢占市场份额。”深圳某国有大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银行为了缓解节前“缺钱”的状态,将会提高理财产品的收益,以期吸引投资者,因此近段时间可能出现理财产品收益相对较高的峰值水平。
这位理财经理表示,目前银行大力吸收存款主要是考虑到存贷比。长期以来,存贷比决定银行必须追求存款,因为多吸款才能多借出,多借出才能多赚钱。不过,银行自行发售的理财产品不会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内,也不涉及存贷比,只是作为银行营收手段,一方面为银行带来实际收入,另一方面也为业绩增色。因此,银行会将原本收归自己所有的部分收益让利给投资人,这才有了节假日理财产品的高息“福利”。
●谨防常规产品或万能险被包装成“节日专属”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往年,今年以来节日专属理财产品数量不断减少,甚至部分国有大行已不再推出相应专属产品。
“实际来看,节日专属产品的吸引力在不断下降。”深圳某商业银行理财分析师告诉记者,往年银行推节日理财专属产品,大部分是为了临时“冲”一下存款规模,对银行来说基本是没有实际效益的。而目前银行面临转型,不断向精细化方向转变,不再完全“唯规模论”,且主管部门对理财产品监管趋严,银行的可操作空间不断变小,加上目前可投资的标的不断减少,在“资产荒”背景下,银行理财资金池也很难找到大量优质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