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财经报道首页 > 金融.理财 > 新闻正文

金融理财风险大 如何保护投资者权益?

来源于互联网 2016年04月29日 阅读(


风险“利剑”已出鞘 金融能力“盾牌”却未擦亮

近年来,宝宝类理财、P2P、众筹等一系列在“互联网+”浪潮下诞生的新兴投资理财方式,让普惠金融得到有效实践。它们在给传统金融服务行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在刷新中国居民对金融产品的认知和投资理财观念,悄然重构中国家庭的资产配置。互联网金融走红的背后,是中国居民日渐开放的投资理财心态。

然而投资理财要获得可观的收益,仅凭开放的心态是不够的,日益复杂的金融投资市场也对中国投资者的金融能力提出挑战。戴着互联网金融的光环和桂冠,P2P行业迎来高速发展,但行业内鱼龙混杂,平台倒闭、跑路等负面事件不断。去年底以来,一批财富管理公司、P2P平台被查,让投资者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凸显了风险防范能力重要性。

4月26日,由新华网、银率网共同举办的第三期“中国居民金融能力调查”正式启动。依据前两期《中国居民金融能力报告》的调查结果,银率网总经理王宇清指出,中国居民的金融知识仍比较薄弱,中国居民在收入、消费、投资等方面的行为都偏保守,由于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成熟以及投资者金融知识教育的普及率相对较低,居民对金融产品的投资缺乏了解,难以合理利用金融产品获得较好的收益。而购买理财产品被误导、被金融机构乱收费、出现账户被盗等危机事件时不知如何处理的人群占比依然不低。

王宇清用一句形象的比喻描述了当下金融理财市场的现状:“风险的利剑已出鞘,可国民金融能力的‘盾牌’还未擦亮”。

以信息公开透明之手 撕开庞氏骗局面纱

在金融市场投资品种不断丰富、投资风险日趋加大的大环境下,摆在投资者面前的,是如何不踩雷,将损失降到最小。此时,更加凸显出居民金融知识、风险辨识等金融能力的重要性。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王红领认为:“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普通投资者都是金融学家,那是不可能的。在为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如果用计划经济的思路,是对被服务者的一种剥夺,会导致风险事件的出现”。

P2P圈钱跑路的新闻屡屡见报,这些互联网金融公司非法敛财的背后其实就是一场庞氏骗局。王红领指出,这种庞氏骗局就是一种暗箱操作,以高收益将投资者骗入,让先进来的人拿到百分之百的回报,这种回报并不是来自投资收益,而是由后面进来的人“补”前面的回报。

在谈及证券投资时,王红领用农贸市场价格波动的比喻来阐述了信息公开的重要性。他认为,鸡蛋价格上涨,但它的信息基本上是透明的,市场的力量会纠正这种波动。股市的信息透明度加强,暗箱操作的行为也将得到有效遏制。

所以,在金融监管方面,王红领建议应当严格按照现代市场规则去进行监管,保持信息透明和公开。

单枪匹马到运筹帷幄 委托专业机构投资是未来趋势

投资者自身的金融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对金融领域专业性知识的缺乏也是导致在理财产品中“踩雷”的原因之一。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不仅是金融机构,更应该是全社会的任务,不同的社会组织要尽好自身的职责,拥有广泛受众的媒体更要承担其传播普及的义务。各行业、机构在各司其职的同时,监管部门之间也要注重配合,不能出现脱节状况。

赵锡军指出,“从国外的一些经验来看,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的政府监管部门是有义务来提供这种金融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比如,日本的央行会对某些金融产品发布一些漫画式的教育小册子,美联储也会在网站上关于投资者投资普及性的栏目。”

同时,赵锡军还强调了第三方资源的作用,他指出,一些商业性企业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尽一些社会责任,开展一些金融知识的栏目,以此提升投资者金融理财的能力。

除了规范金融机构运作和加强监管外,赵锡军也建议,金融消费者自身也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提高自己防范风险的能力,以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虽然金融教育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居民的金融专业能力,但是目前金融市场、产品以及服务都在快速发展,专业性和复杂性都较强,赵锡军指出,普通居民即便通过一定程度的教育,可能也难以达到专业水平,而且这种不明白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社会的发展会趋向专业化、精细化,朝着有组织的方向发展。越是金融市场成熟的国家,其资产管理机构会越来越发达”,赵锡军认为,普通的居民的养老资金、年金,可以通过购买机构的理财产品进入到市场以此分享机构的专业能力。

“未来,社会、政府对从事这些资产管理的机构会有更加高的要求,监管方面的要求。我想,这是将来的一个发展方向。”赵锡军如是说。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