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财经报道首页 > 国内经济 > 新闻正文

证监稽查转变思路 向市场“看门人”开火

来源于互联网 2016年05月20日 阅读(

独立的审计和评估机构在证券市场扮演重要的“看门人”角色,是避免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第一道防线,但是目前不少审计、评估机构不仅丧失应有的看门、把关作用,反而助长了一些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虚假披露信息的势头,成为了社会和市场各方关注的重点。


证监会在日常检查中发现,审计、评估机构呈现出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比如审计、评估程序存在重大缺陷、瑕疵,未按规定履行核查和验证程序,交易合同、付款凭证等重要证据收集不充分;评估过程中重要假设不合理、参数选用不恰当、公式设置不正确,审计过程中审计方法不适当,对重大交易会计处理方式的判断错误;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表现的毛利率偏差大、销售集中度畸高等异常现象未保持应有怀疑,对审计资料存在的明显舞弊迹象未予充分关注;迎合委托人需要,执业程序“走过场”,相关报告“量身定做”;对项目复核流于形式,执业质量把关不严,出具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的文件。


一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告诉财新记者,审计费用的收取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标准,根据公司的规模和所处的行业收费从几万元到上亿元都有,但是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经常恶性竞争,收费越来越低,根本无法保证执业的审计人员数量和时间,审计也就容易流于形式。此前证监会和财政部也会对审计评估机构进行抽查,没有抽查到的机构就容易钻空子,这次证监会集中立案,向审计、评估机构传递了很强的监管信号,也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


“证监会督促审计、评估机构归位尽责,让审计、评估机构做好把关,这样不仅能提高稽查执法的效率,也形成了多层次的市场监管体系,真正把以信息披露为监管重点的目标落到实处。”一位接近证监会人士称。


证券市场的投融资活动高度依赖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披露,特别是公司财务会计信息和作为资产定价依据的评估信息,是否符合信息披露规范要求,直接关系投资者的投资判断和决策。


由于财务会计和资产评估信息本身所特有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复杂性,以公司财务报告为主要载体的信息披露内容,对于报告使用者而言,特别是对于一般公众投资者而言,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理解和认识上的困难和障碍,在信息不对称,尤其是存在舞弊的情况下,如果缺乏信息披露内容可信程度的独立保障机制,受巨大利益驱使,必然引致证券市场信息欺诈行为的频发高发。而作为资产估值和定价依据的资产评估报告,对于衡量和判断交易的公允性、合理性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证监会称,下一步将持续强化对审计、评估机构的监管执法力度。通过日常检查、审核等常态化工作安排,有效发现审计、评估违法线索。对于明显不遵守执业准则要求,违反法律法规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格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